小学三年级 《看看我的成绩单》
环节 1 :呈现生活画面
在学习生活中,我们经常应对大大小小的考试。面对成绩单,有的同学会说:“哈!多亏考试前我认真复习了,这次的成绩还不错!”有的同学会说:“唉!我太马虎了,这么容易的题都做错了!”还有的同学说:“是老师出的题太难了,害得我没考好!”你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?面对考试成绩,你是怎么想的呢?
环节 2 :自我探索
让学生思考自己一次考试成绩理想或不理想的原因。
环节 3 :共同探讨
面对成绩单,我们应该怎样想才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呢?
通过这次探索,我们会发现:当你把取得成绩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内在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方法时,你会很快找到改进的措施。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下去,就会获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!
环节 4 :大胆一试
请你列出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。尝试着从自己的角度找一找成功和失败的原因,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。
高一《你能 HOLD 住自己的学习吗?》
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方案 | ||||||
学 校 |
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|
辅导教师 |
刘玺儒 | |||
年 级 |
高一 |
辅导主题 |
你能 HOLD 住自己的学习吗? | |||
选择辅导主题 原因 |
刚步入高中,学生在学习中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,尤其是考试失利的情景。在课前访谈中,发现一些学生倾向于将学习中的失败、挫折解释为自身能力不够,这种归因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自信,从而一蹶不振。因此,本课选择主题为失败后怎样归因有利于自身发展。 | |||||
辅导主题理论辨析 |
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。通俗地说,归因就是寻找行为结果的原因,它总是对结果提出为什么,探寻个中原因。 罗特的控制源理论认为,有的人控制感较强,他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事件发生的原因,行为是受自己支配的,自己有能力控制事件的结果;而有的人控制感较弱,他们认为事件的发生与自己无关,都是由自己以外的外部因素造成的。 罗特和他的同事们( 1966 )的研究表明,控制源对于个人的成功期望有重要影响。 | |||||
确定辅导主题 方法 |
一、调查访谈学生 1 、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归因特点; 2 、访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事件,并请学生分析原因。 二、调查访谈结果 从归因内容来看,学生大多将失败归因于运气和能力;从可控性上分析,大多学生将失败归于不可控因素。 | |||||
设计思路 |
本节课依据控制源理论进行设计,主要聚焦失败事件后的归因。在热身环节通过游戏引出归因;然后通过案例分析,学生理解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,并且分析两类归因对于自身情绪和行为的影响,最终选择能调节自己情绪的、有助于更好发展的积极归因方式。 | |||||
辅导 目标 |
激发情感:学生激发起对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的不同情绪情感。 调整认知:学生认识到归因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,认识到如何进行积极归因。 指导行为:学生在失败后能接受自己的情绪,然后能进行理性分析思考,有利于自己的发展。 | |||||
辅 导 过 程 |
辅导环节 |
外显活动线 |
内隐辅导线 | |||
热身活动 5' |
游戏: 24 点 在 2 分钟内,四个数字各用一次算出 24 。看谁的方法多。 统计 0 、 1 、 2 、 3 种方法的人数。 |
激发出兴趣,为后面课程做铺垫。 | ||||
引发问题 10' |
影响游戏结果的原因有哪些? 心理学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解释叫做归因。 在课前调查中,考试不理想有以下几种情况,小组讨论分析背后的原因: A 以前做过类似的题目,考试却错了。 B 思路基本正确,但最后一步失分。 C 问答题答了很多,却没得分。 归因分为: 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。 请分析,以上归因中,哪些是可控归因/不可控归因。 |
引出归因,学生尝试对学习进行归因。这过程中,把自动化的归因上升到意识层面。 | ||||
共同探讨 10' |
参考以上各项归因,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可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情绪,会如何影响之后的学习行为? 两类归因对不同人会有怎样不同的影响? 怎样归因有利于学习? |
认识到两类归因各有利弊,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合自己的归因。 | ||||
观点汇集 5' |
通过讨论我们可以感受到: 失败情景下, 可控归因,有助寻找问题解决方向。 不可控归因,有助缓解情绪; 找到适合你的归因,需要把握“度”。 ——接受自己的情绪,然后进行理性分析思考,最终有利于自己的发展。 |
总结和提升两类归因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,学生进一步认识什么是积极归因。 | ||||
尝试实践 自我设计 10' |
本课分析了失败情景下的归因,请结合自己的情况,分析: ? 你原来觉得不满意的学科是什么? ? 以前你是怎么归因的,请分类写下。 ? 它们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情绪,会怎样影响你的行为。 ? 请丰富和完善对这件事的归因。 ? 完善归因后的行动计划。 下次再遇到失败,你是不是会用今天学到的归因方法去调整自己? 找到合适我的归因, HOLD 住我的学习! |
增强学生应用积极归因的能力,将积极归因的方式应用到实践之中。 |
学生学案
你原来觉得不满意的学科 |
之前的归因 |
归因对自己 情绪、行为的影响 |
丰富和调整后的 新归因 |
新归因后的 行动计划 | |
可控 |
不可控 | ||||
评论